在上海的武康路113号,一座见证了半个世纪中国文学记忆的故居吸引了文学爱好者的目光。
这里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最后的寓所,也是他生活与工作的地方。
巴金,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这里留下了他的汗水与智慧,也留下了无数感动人心的故事。
走进主楼,巴金先生的生活场景仿佛仍在:一楼是客厅、餐厅和太阳间,二楼则是卧室和书房。
书房里,琳琅满目的藏书、随处可见的书柜和书桌让人感受到巴金先生的文学气息。
这里不仅是他的工作空间,更是他灵魂的栖息地。
巴金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学大师,他的创作成就卓越。
但他同样是一位翻译家、出版家和编辑家,他的职业生涯多姿多彩。
在书柜里,我们看到了他购买和使用的外文书和工具书,涉及文学、医学、农学、昆虫学、植物学、核物理、政治经济学、佛学等多个门类,显示了巴金先生的博学多才。
巴金先生的书房是他的心头最爱。
那些工具书是他翻译时的参考资料,书柜里的书籍是他一生的精神食粮。
在这里,他翻译了四五百万字的外国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界引进了世界的瑰宝。
因为爱书,巴金先生从1955年开始就不断搬运大批书籍而非家具。
他的书房里,不仅有他自己的书,还有他编辑出版的书,以及他收藏的珍贵文献。
巴金先生的书房是一个无尽的知识海洋,也是一个孕育文学的温床。
除了创作和翻译,巴金先生还是一位有远见的出版人。
他主持出版的《文学丛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创作与新人培养。
他还创办了大型文学双月刊杂志《收获》,成为历史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文学旗帜,对马原、余华、苏童、格非等青年作家的先锋性作品无限宽容和接纳。
巴金先生的书房也是他无私奉献的见证。
从1980年代初开始,他开始大量向社会无偿捐书,他的藏书成为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等的宝贵财富。
他把心掏出来,交给读者,交给人民,他的举动无疑是对文学与社会的巨大贡献。
在书房里,有一张朴素的书桌,这里见证了巴金先生的辛勤写作。
他在这里写下了《友谊集》《赞歌集》《倾诉不尽的感情》等散文集,也完成了晚年巨著《随想录》的前三卷。
这张桌子见证了巴金先生的坚定信念与执着追求。
他以托尔斯泰为榜样,追求说真话,言行一致。
他的《随想录》是他对读者的真诚交代,也是他对自己的真实写照。
这就是我们的巴老,说真话的巴老。
他在武康路的故居里,留下了他的文学传奇与真实书写的代言人形象。
他的故事与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hlzxwz/099d7562731066652995.html
上一篇:开启全新遥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