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小剧场再度推出了新作——《华沙旋律》。
这部作品由艺术指导冯远征、导演张彤携手张可盈、杜子俊等演员,共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动人演出。
深沉的主题、深刻的解读以及创意的呈现方式,都使得这部戏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
演出从11月21日持续至12月15日,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心灵震撼。
《华沙旋律》的剧本创作源自列奥尼德·佐林的同名剧作,首次在六十年代的苏联上演。
佐林写就的是一个形式先锋但内容现实主义的爱情故事。
剧中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年代,男女主角在莫斯科的一场肖邦音乐会上相遇,二人坠入爱河,但由于异国通婚禁令而不得不分开。
历经十年、二十年的重逢,他们依然面临着各自的人生道路选择。
这段爱情故事如酒一般醇厚,年份不足则余味寡淡,年份足够又无法再品尝,只留下空叹。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张彤曾留学圣彼得堡十年,对这部戏有着深厚的情感。
他回忆起了当年在列夫·多金小剧场观看这部戏时的震撼,并对该剧的舞美设计印象深刻。
在这部新版的《华沙旋律》中,张彤更加注重挖掘演员对白间的潜台词,力图展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现实中的佐林与剧中的他有着类似的经历,年轻时也曾在莫斯科喜欢上一名波兰女留学生,这使得剧本中的故事更添真实感。
佐林在剧作中对历史的描写也为演员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饰演波兰女孩格利娅的张可盈以及饰演俄国男孩维克多的杜子俊,通过精湛的演技和深情投入,赋予了人物鲜活的生命力和深度内涵。
《华沙旋律》背后还有着一段和瑞士存在主义雕塑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紧密联系的视觉设计故事。
舞台上的雕塑元素展示了战争对世人的摧残以及男女主人公渴望温暖彼此的情感。
小剧场实验剧场是见证中国小剧场话剧艺术发展的重要舞台。
此次《华沙旋律》的舞台设计别具一格,舞美呈现做到了每日限定,过往四十多年来,北京人艺实验剧场一直是创新的前沿阵地。
此次舞美设计强调废墟感,营造出舞台高远的空间效果,将小剧场的距离感扩展。
业界知名舞美设计师常疆表示:“螺蛳壳里做道场”,小剧场反而更能激发创作欲。
他强调舞美设计并非对现实环境的复刻,而是通过演员的心理状况来体现不同的场景。
投影幕布的运用巧妙地帮助展现了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场景转换。
《华沙旋律》还通过每日限定的演出形式展现了剧中人物的内心伤痕和对爱情的追求。
常疆强调反对在舞台上使用过于鲜亮的LED屏来避免影响戏剧的表演性。
《华沙旋律》的演出不仅是演员与角色的共同生长过程,也是一次对观众心灵的洗礼和震撼。
《华沙旋律》这部戏通过精湛的演技、深刻的主题和创意的舞台设计展现了跨越时空的爱恋与历史的交响,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艺术盛宴。
标签: 话剧、 演员、 剧场、 舞美、 华沙旋律、 北京人艺、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hlzxwz/0fb7b331f38e57b9f705.html
上一篇:探寻艺术与未来的跨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