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对于历史长河而言,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我们的文化事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从一穷二白的起步阶段到如今的枝繁叶茂,新中国的文化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194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仅有55个、博物馆21个。
到了2023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6个、博物馆6833个,分别是1949年的59倍、325倍。
这组对比数据,清晰地勾勒出了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艺精品层出不穷,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文物出圈、非遗活化、博物馆打卡、艺术进乡村……人们在这块文化的沃土上,品味着收获的喜悦,也怀着甜蜜的憧憬继续耕耘前行。
在新时代,我们的文化事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一支乌兰牧骑的诞生,就是我们党坚持深入草原、深入农牧民,送去欢乐和关怀的象征。
从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到今天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我们始终牢记:文化发展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在新时代的文艺园地中,报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美术作品等都在讲述人民的故事,展现人民的生活,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文化兴国运兴,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建成,历史典籍版本的收集与保护工作的稳步推进;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以及长城、大运河等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都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
同时,科技和艺术并行,创新技术让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有了新思路、新方法。
虚拟现实技术让古画里的世界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文物也通过科技手段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复。
这些努力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图景焕发新的活力。
随着中国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我们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向世界讲述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
从舞蹈艺术到影视制作,从跨国考古合作到国际传播平台的构建,中国文化的魅力正在全球范围内扩散。
中国的故事正在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接受和喜爱。
这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学家、艺术家们并肩携手,用笔墨丹青绘写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新故事、新画卷。
平等、开放、包容、互鉴的精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闪耀。
我们相信在中外艺术的交流中,我们可以一起开创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真切动人、宽博立体的时代。
我们期待未来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外国朋友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唱响全人类携手共创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在新时代的征途上不断前行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完) 光明日报北京 9月 25日电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jsjcwz/2098de1b218bee65ffe6.html
上一篇:为国际局势带来积极因素部委积极发声回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