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脉络,共筑文化繁荣

文章编号:15580 更新时间:2024-10-18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传承文化的瑰宝与乡愁的载体 中华 农耕

据罗振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分六批将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保护名录,推动多个村落列入省级保护名录,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传统建筑数量庞大,传承发展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
这一连串的数据,展现了中国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决心与成果。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这些村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与变迁。
中国特色农事节气、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等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汇聚于此。
它们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承载着世代村民的精神寄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高质量解答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必答题。
目前,我国共有81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并实施了挂牌保护,传承发展数千项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这一成绩单充分展示了我国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传统村落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记忆,是活着的文物、有生命的历史。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
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关乎文化的传承,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客观需要。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我国将持续加大保护力度,组织开展中国传统村落调查评估,完善法规政策标准,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
同时,各地各部门将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特色,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
保护好传统村落中各类文化遗产之形,守住传统村落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不断增强传统村落的生命力和创新活力。

传统村落凝结着珍贵的记忆和文化资产。
这些记忆和资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村民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寄托。
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深挖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以敬畏之心对待这些凝结了无数代人智慧的瑰宝,用实际行动呵护它们。
通过保护好利用好传统村落,让传统村落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不仅是守护中华农耕文明的必然要求,更是唤醒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传统村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乡愁的寄托。
让我们携手共进,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
在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让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标签: 中华乡土农耕传统文化文化遗产传统村落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shbkwz/351a8c1cb79d6b95f2b9.html

上一篇:一窥山河千秋,只此青绿绘就历史长卷...
下一篇:触动心灵,情感交织,全新演绎白蛇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