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0月16日电(记者王宁、黄江林)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
近日,天津市津南区海棠街道与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联合开展的地铁开放日活动,让人们有机会近距离了解地铁的魅力,而这场活动的起源则与居民的一桩烦心事有关。
2021年底,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完工,地铁通到了海棠街道,这一喜讯伴随着新出现的担忧,居住在地铁周边的居民对地铁通行可能带来的噪音扰民问题表达了关切。
面对居民的疑虑和诉求,海棠街道政法委员刘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
他们一方面与社区沟通做好群众安抚工作,另一方面与地铁、物业携手,邀请第三方公司进行安全测评,同时主动向居民展示测评报告。
最终通过组织居民实地参观的方式消除了大家的顾虑。
这一事件展现了天津地区基层治理工作的多元共治理念。
天津市津南区海棠街道地处海河教育园区,近年来成立并迅速发展,辖内包括多个社区和众多院校。
面对地域广、工作人员年轻等挑战,海棠街道积极探索多种服务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联商工作法”。
其中,“管”是精准发力、优化管理;“联”是横向协同、上下联动;“商”即心中有民、有事好商。
通过这一工作法,街道的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不久前的一个实例生动展现了这种工作法的实效。
某高校的退休职工家属反映问题,双方产生了矛盾纠纷。
海棠街道迅速启动管联商机制,由街道职能部门、派出所、人民调解员共同参与,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
最终成功化解了矛盾,得到了家属的认可。
据统计,自管联商工作法施行以来,海棠街道发现并处理矛盾纠纷达千余起,化解率近百分之百,群众满意率也有显著的提高。
天津市津南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德军表示,津南区正加速推动三所联动三室联建平台建设,鼓励各街镇形成特色做法。
通过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和就地解决的原则,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法治化水平。
除了海棠街道以外,天津市其他地区的社区矛盾化解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西青区张家窝镇,一起矛盾较大的邻里纠纷得到了成功调解。
这得益于多方联动共治的作用。
社区矛盾的化解不仅需要法律的支持,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一些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努力营造了和谐的邻里关系。
天津地区的基层治理工作正朝着多元共治的方向迈进。
通过地铁开放日活动、管联商工作法等多管齐下、多元共治的方式,不仅帮助街道解决矛盾纠纷,也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未来,天津将继续探索和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推动城市发展与社区和谐共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shbkwz/4b8a26f6f52ed05aab19.html
上一篇:一探简牍中的国宝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