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言象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
早在古代,文人墨客就不断探讨言不尽意意在言外的美妙境界,这体现了传统美学中的言意之辩。
这一哲学思想不仅贯穿于魏晋玄学,更在禅宗中讲究留白之美,成为专属于东方人的哲学与智慧。
近日,一场围绕东方智慧的对谈在成都市美术馆展开,深入探讨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理性与感性、美术馆与博物馆布展需求等话题。
对谈由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担任学术主持,嘉宾阵容强大,包括著名艺术家何多苓、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四川大学教授吴永强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贺亮。
同时,为了响应这场对谈,《东方智慧——中华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展》也在成都市美术馆A区拉开帷幕。
何多苓分享了一则有趣的故事:他在美国办展时,一位西方观众对他的画作中的空白产生了质疑,认为空白即是没有。
而在东方哲学思维中,空白其实包含了无穷的意义。
这一故事很好地说明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我国古代,围绕空白的美学讨论非常多,如言意之辩、禅学思想等。
东方智慧讲究空白、讲究弱,这里的弱并非贬义,而是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东方美学范式。
何多苓以此表达了自己的美学哲思——艺术,可以很弱。
而四川大学教授吴永强则进一步阐释了言意之辩,他提到东方的智慧在于做减法,在减法中获得更多。
尽管东西方美学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当美学逼近极致时,东西方的美学观念便有了惊人的相似性。
这也是展览想要传达的一种理念:传统文化的智慧是在不断地去繁就简中显现出来的。
此次展览《东方智慧——中华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展》汇聚了众多艺术家的作品,通过中国画、版画、综合材料、数字摄影、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多种形式,以四大主题章节深度挖掘中华文化中的宇宙观、自然观等观念。
展览空间中的作品展示了当代艺术家们如何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东方哲学与传统文化中的认知主张与感性经验。
其中,应金飞的《文明互鉴·数与道》和《文明互鉴·墨者与逍遥派》以传统水印木刻技艺诠释了山水烟雨的意境与东方哲学的深邃;徐冰的《背后的故事》大胆创新地将现代材料与古典山水融为一体;许江的《盘根》铜雕系列则通过坚韧不拔的葵花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希望的重生。
《山海经》等东方神话传说成为艺术家们的灵感源泉,通过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古老神话中的异兽与奇景。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创造力,更体现了东方智慧在当代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
整个展览空间不仅是一个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更是一个跨学科碰撞与交流的平台。展览在序章设置了思想丛林装置区域,以艺术装置和线上知识图谱的方式综合呈现中国思想史中的东方哲思。同时,展览还展出了成都图书馆所藏的古籍文物,如《本草纲目》《道德经》等珍贵典籍,展现了东方智慧深厚的文化根脉。成都市美术馆与浙江美术馆特邀艺术家贺亮团队打造的“山海搜神公共艺术计划项目”,为观众构建了一个东方美学与当代艺术相融的奇幻世界。观众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山海经》所构建的奇幻世界并体验一场超越现实的沉浸式展览。在这场展览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碰撞以及东方智慧的博大精深。这场展览不仅是一个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与创新东方智慧。(图据美术馆)在此可以观察到西方无法理解也不感兴趣的事物却深深吸引着东方的艺术家们去探寻和解读。这正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而这也正是《东方智慧——中华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展》带给我们的启示: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更加重视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让东方智慧在当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这场展览是言象意的对话是理性与感性的交融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感受东方智慧博大精深的机会让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与创新这些智慧。(图据美术馆)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jsjcwz/7c712ca59ef3e1c4371b.html
上一篇:解读陈全胜笔下刘备与诸葛亮的形象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