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流失海外多年的文物回归祖国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截至目前,中国已成功促成43批次、19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这些文物的回归背后,是国家文物局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与相关国家的深入合作。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流失文物的追索返还是当前文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追回流失海外的文物,国家文物局与秘鲁、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美国、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建立了防止文物盗窃、盗掘及非法出境的政府间合作框架。
这些合作框架为追回流失文物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渠道。
丰邢叔簋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于1978年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一处西周晚期青铜器窖藏出土。
这件文物在1984年11月被盗,流失海外。
今年,国家文物局获悉丰邢叔簋现身美国纽约,于是启动流失文物追索程序。
经过不懈努力,文物持有人雷蒙德·金及其母亲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后,同意无条件将文物返还中国政府。
流失海外40年的丰邢叔簋于今年重归祖国怀抱。
为了推进解决历史上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目前所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国家文物局举办了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
会上提出了中国方案并发布《青岛建议书》,就流失文物返还领域现行国际公约适用范围之外的流失文物返还提出了中国建议和方案。
这一建议为推进流失文物返还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为了鼓励海外文物回流,国家文物局等五部门修订发布了《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进口藏品免税规定》。
这一规定的优化调整,包括将国家文物局纳入免税的主体范围,充分保障文物追索、接受境外返还、捐赠等工作中直接回运文物的便利。
同时,明确免税进口藏品在国有公益性博物馆之间,依法调拨、交换,无需补缴税款,有利于合理配置藏品资源,更好发挥免税进口藏品的科学研究与展示利用价值。
关强指出,下一步将持续开展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溯源研究,不断增强相关调查研究的力度,加大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的力度。
同时,开展与相关国家的返还合作,巩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会议成果,向国际社会推广原创性中国方案《青岛建议书》。
还将鼓励文物原属国与持有国加强对话,并做好回归文物的研究、保护、出版、宣传、展示等工作。
国家文物局在促进流失文物回归祖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相信在未来,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和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将重返祖国。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zxzxwz/8adfc247f120e80df420.html
上一篇:创新艺术形式下的自然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