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电,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
这一体系的完善不仅对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的关键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目前,我国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已取得积极成效。
政策体系逐步健全,观测预测预警体系优化升级,重点领域协同适应体系持续强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体系初步搭建,国际伙伴关系更加紧密。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如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分析评估不足、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行动体系仍需完善等。
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推进气候系统观测网络和预估系统建设。
深化低碳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
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行动体系,明确敏感脆弱领域的关键任务措施。
加强重大战略区域和重点区域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如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地区。
开展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进展追踪和成效评估,并建立试点协调和专家帮扶机制。
强化适应气候变化基础研究,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
健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完善财政、金融、科技支撑保障机制和配套政策。
深化气候领域的双多边合作机制,扩大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交流。
1. 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部署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2. 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明确工作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3. 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印发实施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加强区域适应性建设。
4. 建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适应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特定区域的适应工作。
5. 完善全国碳市场,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推动自愿减排交易。
6. 开展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进展的追踪和成效评估,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7.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推动科技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应用。
国内外专家预计,全球变暖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持续。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守护好美丽中国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hlzxwz/36a5130957bef131887d.html
上一篇: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