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承载着发展观与生态观的交融。
在近十年里,中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保障了近20%人口的用水需求,创造了全球18%以上的经济总量,且在这一进程中实现了用水总量的零增长。
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变,也凸显了水资源集约利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节水惜水,积微成著。
在中国,节水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农业领域,通过推广节水良种、滴灌喷灌等技术,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在工业生产中,工艺流程的创新使得一水多用、循环用水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节水型社会达标县、节水型城市、节水型高校不断涌现,共同构成了全社会节水的强大力量。
面对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现实,依靠大规模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难以持续。
因此,加快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必然选择。
浙江绍兴柯桥区和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实例,展示了绿色发展理念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全流程监管等措施,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推动了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推进。
水治理是政府的主要职责。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网越织越密。
《节约用水条例》的落实、高耗水产业项目建设的严格控制,展示了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上的决心和力度。
同时,市场无形之手的充分发力,如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的全面实施、节水产业规模的扩大等,共同激发了节水内生动力,使节约用水逐渐成为全社会自发行为。
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奢侈消费。
坚持节水优先,实现了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农业、工业和生活领域的共同努力,使得地下水位回升,河湖恢复生机。
这启示我们,必须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虽然我国在水资源集约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节水措施仍有待完善。
因此,必须加快补上短板弱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以改革之力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再上新台阶。
水是珍贵的公共产品,也是生命的源泉。
汩汩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树立人水和谐的理念,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通过管好用好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子孙后代守住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本钱。
近十年全国用水总量的零增长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让我们携手共进,推动水资源集约利用再上新台阶。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jsjcwz/b2dc6685d3de48a1f46b.html
上一篇:岁月的脚步不停歇,进博会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