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储能领域新篇章

文章编号:8588 更新时间:2024-10-01 分类:互联资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突破传统界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新进展与创新应用

IT之家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称青岛能源所)在储能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该研究所先进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组武建飞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了显著的新突破,其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mall上。
这一突破不仅揭示了锂电池未来可能的新方向,而且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应用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价值

一、背景与挑战

当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正趋近其理论极限(300Wh/kg),难以满足国家长期的战略需求。
尤其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和无人机等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领域,对新型电池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
尤其是在当前液态锂电池存在的能量密度低、易燃易爆等问题上,新型全固态电池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新突破

青岛能源所的研究团队在硫化锂正极的高比能长循环全固态锂硫电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该团队研发的基于硫化锂正极的全固态电池,其能量密度超过了600瓦时每千克,比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高出1倍有余。

这一突破的关键在于,该研究团队成功解决了锂电正极材料的高成本难题,因为他们研发的新型电池并不使用任何稀有金属。
全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低温性能优异以及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使得其在电动汽车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三、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技术细节

全固态电池根据电解质分类,主要包括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种体系。 开创储能领域新篇章
其中,无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最高,这使其成为全固态电池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青岛能源所的研究团队所研发的新型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其硫化锂正极显示出1165.23mAhg的高比容量,接近理论值1167mAhg。
更为出色的是,该电池在常温下循环6200次后,其容量仍可保持84.4%的初始值。
当搭配商业化的Si-C负极组装全电池后,常温下循环400次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初始容量的97%以上。

四、应用前景与未来规划

团队成员、青岛能源所助理研究员赵富华表示,全固态软包电池已完成实验室技术创造,目前正进入中试生产线的建设阶段
他们的目标是在2026年底前,率先在青岛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批量化生产并投放市场。

这一突破对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全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使其在未来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无人机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该研究还可能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五、总结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成功研发出了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解决了锂电正极材料的高成本难题,并展示了其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和无人机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未来,我们期待该团队能够继续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推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化生产和广泛应用。

标签: 中国科学院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hlzxwz/c9b94a35f264cd9f83a3.html

上一篇:FK2展现卓越性能与独特魅力引领市场风向...
下一篇:4性能表现与用户体验深入解读AirPod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