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上,一条巨龙蜿蜒,贯穿南北,横亘东西,这就是长城。
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深刻阐释了长城的独特价值。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长城脚下的石峡村,更是把这种精神与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
石峡村,一个被长城三面环绕的古老村落。
村中的长城,见证了这里的兵营城属性,也见证了石峡关作为北京西北方向的最后一关的军事要塞地位。
时间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长城遭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许多点段开裂,城墙破烂。
石峡村的村民,肩负起保护长城的重任。
梅景田,一个普通的农民,40多年来一直守护长城,看到有人私刻乱画、擅自拆砖,他立马上前阻止。
在他的带动下,石峡村八成村民参与过长城保护。
如今,长城就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念想。
随着海拔逐渐升高,石峡村的全貌渐渐映入眼帘。
在长城上可以看到家,在家抬头就望得到长城。
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长城与村民之间的深厚情感。
刘红岩,作为北京首批长城保护员中的一员,每天步行上万步巡视长城,对每段墙体的状况了然于胸。
她深知长城的价值,更加珍惜这份遗产。
长城不仅是一堵墙,更是一个文化的载体。
在石峡村,商业发展也围绕着长城展开。
贺玉玲利用长城文化元素改造村落院落,打造石光长城精品民宿品牌。
她将自家厨艺融入村里传统的石烹宴,打造为石峡村的一大美食特色。
有了祖先留下的长城,才有了他们今天的金字招牌。
长城文化资源赋能民宿产业,让村民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如今,石峡村不仅有客栈、民宿,还有咖啡馆、书屋、村史馆等。
在思路打开后,村民的奔头更多了。
长城村的产业结构韧劲十足,村民的好时光还将延续。
新活力古井、烧窑厂等历史遗迹的保留与修复,让游客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同时,像威廉·林赛这样的长城爱好者也在为长城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不仅是探索者、研究者,更是保护者和传承者。
他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城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价值。
《金色长龙》等书籍的出版和文创产品的开发也让长城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众多知名作家笔下的长城元素和特色旅游文化街上的文创店铺都让古老的长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八达岭夜长城璀璨夺目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点位展示了文旅发展新机遇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成果展示世界感知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jsjcwz/e8638dd230b145c70182.html
上一篇:全面科普你真的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