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题:近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重点从三个方面推动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以解决当前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从而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本市场的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前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面临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为指导市场各方更好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的总体目标是实现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
具体而言,旨在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并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
1. 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引导市场主体进行长期投资,形成良好的投资文化。
2.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公募基金的发展,提高其在资本市场中的比重,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3. 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4. 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政策保障。
虽然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机构投资者及中长期资金占比有所提升,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占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长期资金由于具有专业程度更高、稳定性更强的特点,其入市有利于投资者结构的优化和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长期以来,市场各方对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的呼吁不断,但无论在市场生态还是制度供给方面都存在诸多堵点。
例如,考核机制、制度衔接、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从问题导向出发,提出了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1. 建立健全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完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制度。
2. 塑造和形成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生态,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 加强基金公司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这些措施旨在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推动中长期资金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投资者的获得感对于中长期资金入市有着重要影响。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强基金公司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制定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和投资策略,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等举措,为投资者创造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和长期稳定收益。
《意见》还鼓励企业年金差异化投资之路的开启以适应不同风险偏好、不同年龄的群体的需求。
这意味着未来企业年金投资策略将更加灵活多样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这将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推动中长期资金的入市。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一指导意见的实施我国的资本市场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前景。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zxzxwz/53546d0caaa259916b09.html
上一篇:创新解决民族问题坚守中国特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