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丝竹悠扬。
在苏州太仓的江南丝竹馆,穿过回廊,一阵空灵悦耳的丝竹之声仿佛诉说着百年的风雅故事。
在这其中,周舟和他的父亲、儿子一起吹奏着竹笛,祖孙三代并肩而立,和谐交织的丝弦与竹管之音,流淌在江南的小桥流水之中。
江南丝竹,作为乐中唐诗般的存在,以其独特的风韵成为江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明朝首辅王锡爵曾在家中开设乐班,百年来太仓坊间的江南丝竹班社从未间断。
文野与共,雅俗相偕,江南丝竹是太仓人以乐会友的工具。
而周舟,就出生在这个孕育出江南丝竹的太仓,他的童年也浸润在丝竹声中。
江南丝竹并非小众的音乐形式。
在太仓,每年都会举办江南丝竹比赛,参赛的演奏者从七八十岁的长者到十来岁的孩童都有。
周舟也从小便对演奏竹笛展露出浓厚的兴趣,闲暇之余,便会跟随父亲学习吹笛。
江南丝竹的乐器通常包括四大类:吹管乐、弦乐、弹拨乐和打击乐。
笛声因其清脆的音色在乐曲中更为出挑,常常成为亮点。
要掌控好笛声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
周舟回忆起自己刚开始学竹笛的时候,曾经因为吹不响音符而灰心丧气。
竹笛演奏需要长、平、稳的气息,而幼年的周舟身形瘦小,气息不足,加上江南丝竹的曲目衔接多有大段高音,节奏快而紧密,使得他初次尝试时的笛声很弱。
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扎扎实实地练基本功。
转机出现在周舟小学四年级时,他成功加入了璜泾小学学生乐团。
大学期间,周舟来到江南丝竹馆实习,与陈建中老师合奏,从那时起便开始了他们的师徒情缘。
陈建中评价周舟很踏实,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
多年后,周舟担任太仓市文化馆副馆长,与陈建中再次合作,成功举办了多场江南丝竹传承音乐会。
除了传承传统曲目外,江南丝竹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轻盈明快是江南丝竹的灵魂所在,演奏之时,乐手们往往以即兴为贵,在不改原韵的前提下为曲谱增添个性化的色彩。
这种即兴演奏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江南丝竹的表现力,也为中西音乐融合提供了灵感。
周舟将江南丝竹与西方音乐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音乐体验。
在太仓啤酒节上,他率领民乐团演绎了德国民歌《赛船》,展现了文化的交融之美。
传统不能丢,发展和创新要迈小步。
以传承为己任的周舟深知,无论是传统的坚守还是创新的发展,都需要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他带领江南丝竹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中西音乐的融合提供了新的视角。
新一代的年轻人正接过前人的衣钵,不断探索与创新,力求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江南丝竹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更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传承它的技艺还要传承它的文化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江南丝竹的美妙之处。
让我们一起奏响古韵新声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shbkwz/40d0c456dcd89dd6935c.html
上一篇: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黄金期工程进展备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