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不仅以其精美的建筑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更通过独特的建筑名称展现了人物性格与命运。
本文将聚焦于贾宝玉、林黛玉、贾迎春、妙玉等人的住所——怡红院、潇湘馆、紫菱洲、栊翠庵等,分析在翻译这些建筑名称时,译者如何在兼顾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之间做出努力与智慧的选择。
怡红院是贾宝玉的住所,其名源于院内醒目的海棠和芭蕉,一红一绿。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具有吉祥、喜庆之意,而宝玉亦被誉为“石头缘”、“红玉”,红在整个作品中具有特殊意义。
在霍译本的翻译中,译者舍红取绿,将怡红院译为House of Green Delights,将怡红公子译为Green Boy。
这一选择虽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但丢失了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刻内涵。
相对而言,杨译本的Happy Red Court更能够体现红在作品中的特殊地位。
潇湘馆是林黛玉的居所,其名源于潇水和湘水的并称。
传说娥皇女英的故事为潇湘赋予了深情、伤感和相思的涵义。
霍译本采用意译,将潇湘馆译为Naiads House,偏重于水泽女神的意象。
然而这种译名可能导致对林黛玉这一悲剧人物产生误解。
杨译本的Bamboo Lodge则更忠于原文,凸显了竹子的典型东方文化形象,符合林黛玉幽僻孤高、超凡脱俗的气质。
紫菱洲建于水上,其美景如诗如画。
紫菱即红菱、菱角,在《红楼梦》中象征着浮萍般的人生。
霍译本采用归化策略,将其译为Amaryllis Eyot,而杨译本则选用异化策略,直译为Purple Caltrop Isle。
两者翻译的不同体现了对原作理解的不同视角和侧重。
杨译忠实于原著的悲剧色彩和佛教色彩,而霍译则更注重意象的传达。
栊翠庵是大观园中妙玉修行的尼姑庵,充满了悲剧色彩。
杨译本将其译为Green Lattice Nunnery,突出宗教色彩;霍译本则译为Green Bawer Hermitage,着重描绘妙玉的性格特点。
两种翻译方式各有千秋,但都试图在语言表达和文化内涵之间找到平衡点。
《红楼梦》中的建筑名称翻译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在保留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之间做出权衡。
正如作者董晓波所言,翻译是向“信”这一标准靠近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深厚的文化素养、语言技能和对原著的深刻理解。
通过怡红院、潇湘馆、紫菱洲和栊翠庵等建筑名称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到译者在处理文化差异和传达意境时所做出的努力和智慧选择。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yxzxwz/a5e161a40edf79403e90.html
上一篇:穿越时空的戏剧盛宴香港中英剧团元宵展现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