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报道,中国辽宁省迎来了两处世界级候鸟栖息地的好消息。
在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辽宁省大连蛇岛—老铁山、丹东鸭绿江口两处候鸟栖息地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一里程碑事件填补了辽宁省无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
近日,记者来到辽宁,探访这两处世界级候鸟栖息地。
首先来到的是大连蛇岛老铁山,这是一个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地方,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构成了候鸟穿越渤海海峡的最短路径。
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秋季猛禽单日记录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1175只,打破了之前的单日最高纪录,这也是中国大陆秋季猛禽监测的首个万猛日。
老铁山地区现记录的猛禽种类数占全国猛禽种类的近一半,因此也被誉为中国大陆第一观猛圣地。
猛禽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它们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平介绍,监测掌握猛禽种群数量变化对于评估特定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区的成立,护鸟行动的被提上核心日程,以及多方的努力下,老铁山鸟类乱捕滥猎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如今,保护鸟类、珍爱自然的行为在当地蔚然成风。
申遗是一场生态大考,考验的不仅仅是一处提名地,更是对整座城市生态建设水准的全面测评。
大连市用4年时间完成了申遗任务,这背后离不开当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辛勤努力。
在大连市的努力下,保护区的生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在这里栖息。
接下来,记者来到了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总面积达81430公顷,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迁徙鸟类种群数量最大的停歇地。
为了呵护候鸟栖息地,当地下了不少功夫,包括修建护堤、建设人工湿地水文调控系统、修建人工岛等,使湿地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丹东市还通过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推动湿地保护区管理法制化进程。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申遗技术团队负责人雷光春强调,应唤起社会公众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视并增进其认知。
在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洋的介绍下,目前自然保护区展示中心大厅正在进行修缮和布展工作,预计很快将完成建设并对外开放。
这个展示中心将成为公众了解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候鸟的一扇重要窗口。
回顾这两处世界级候鸟栖息地的诞生过程,离不开多方面的努力。
包括保护区的成立和护鸟行动的实施、政府部门的严格执法和宣传教育、社区公众的积极参与等。
这些努力不仅保护了候鸟和它们的栖息地,也提升了公众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保护候鸟和它们的栖息地的行动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自然世界。
(完)
这两处世界级候鸟栖息地的诞生是辽宁省乃至全国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这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保护工作的肯定,也为未来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两个地方能够继续保持其生态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成为候鸟和其他生物的乐园。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zxzxwz/521c51cf436b6a6a1099.html
上一篇: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现状作出的重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