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东营,一片水草葱郁、芦荻摇曳的湿地,如同大自然铺设的红地毯,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鸥鹭在此栖息、繁衍。
这是日前记者在山东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所捕捉到的美丽画面。
很难想象,这片如今被候鸟青睐的土地,仅仅三十多年前还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荒草丛生、漫天黄沙。
时光流转,生态变迁。近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位列其中,这一巨变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生态系统修复是这场华丽转身的关键一步。
水是生态之基,然而20世纪90年代,黄河多次断流,下游的黄河三角洲因缺少淡水补给,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保护区开展了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等措施,疏通了河、陆、滩、海入海循环的主干道,累计疏通水系长达241公里,打通了黄河与湿地间的联系。
在这一努力下,盐地碱蓬、芦苇、柽柳等植物得以生长,湿地的生态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保护区的生态修复工程还面临着治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挑战。
这种外来物种疯狂生长,导致本地物种盐地碱蓬、海草床消失,贝类、蟹类等底栖生物受到威胁。
鸟类栖息觅食地大面积减少,海岸带一度成为静悄悄的“绿色沙漠”。
对此,保护区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施策,成功治理了互花米草,恢复了盐地碱蓬、海草床等本土植物,湿地修复面积超过30万亩。
跟踪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的互花米草清除比例高达99%以上,底栖生物的种类和生物量也显著增加。
生态环境的好坏,鸟儿们用翅膀投下了赞成票。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区的鸟类种类从设立初期的187种增加到如今的373种。
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5月,世界濒危动物黑脸琵鹭首次在此繁殖,并成功孵育出2只幼鸟。
除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区的数智化监测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加强了候鸟栖息地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在保护区的生态监测中心,湿地环境、水文变化、鸟类活动等信息实时显示。
保护区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整合接入各类监测数据,建设了天空地海一体化的监测网络。
为了提升对旗舰物种的保护效果,生态监测中心还运用遥感、大数据、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打造AI图像识别点位20处,跟踪掌握珍稀鸟类的分布和迁徙动态。
通过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保护区不仅掌握了东方白鹳的繁殖行为特征,还根据其需求在湿地内投放鱼苗,有效地促进了东方白鹳的繁殖。
今年的繁殖幼鸟数比往年明显增加。
这是对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的一大肯定。
从白茫茫的盐碱地变成备受瞩目的候鸟栖息地,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对这些年保护区在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方面的巨大肯定。
但申遗成功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保护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挖掘黄河口生态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科普教育等活动,并计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围绕自然遗产等生态名片融合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
这片土地的故事仍在继续,生态保护的脚步不会停歇。
未来的黄河口候鸟栖息地将继续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篇章。
本文地址: https://www.gosl.cn/jsjcwz/7761f1fd6b276c017d82.html
上一篇:推动能源产业智能化发展充电设施革新步伐加...